近年来,随着工业外伤和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增加,眼眶骨折的患者越来越多。眼眶壁骨质薄弱,发生骨折后容易产生骨质缺损,需要使用生物材料替代缺损的骨组织,来重建眼眶结构。
过去用于修复眼眶的材料主要有自体骨、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和硅胶等,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容易产生移位、感染等并发症。上世纪90年代初,钛合金开始应用于眶壁骨折缺损的修复,并因其优异的特性而备受青睐。
钛合金作为眼眶修复材料的优势
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钛合金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惰性氧化膜,正是这层氧化膜使钛合金具备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降低植入人体后发生感染的概率。
2、质量轻
钛合金的强度高,质量轻,植入人体后可减轻人体的负荷量,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操作负荷。
3、低弹性模量
钛合金具备与人体自然骨骼最为接近的弹性模量及优秀的耐磨耐蚀性,可加工塑形成与骨缺损边缘吻合的形状,且愈合后不易松动。
4、便于复查
钛合金无磁性,对CT、MRI等扫描基本无影响,成像质量好,方便术后的复查。
钛合金作为眼眶修复材料存在的问题
自1990年钛网首次成功应用于眼眶修复以来,钛网作为填充和内固定材料被应用于眶壁、眶底缺损的修复。但钛网不规则的形状和光滑的表面容易被纤维组织包裹,有促进炎症细胞高密度分布和粘连的可能,并且会引起邻近骨质的溶解。
由于钛网边缘锐利且具有一定硬度,当手术切口较小时,钛网容易被周围组织阻碍,难以插入预定的位置,在插入的过程中甚至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此外,由于钛网较薄,无法纠正眼眶与面中部骨折后期容易发生的眼球内陷。
眼眶的结构实在太过复杂,近年来虽有较多的研究致力于修复眼眶骨折缺损,但尚无法达到最理想的修复标准。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这一难题一定会被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