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锻件制造工艺技术解析!
作者:admin    所属栏目:【行业新闻】    时间:2025-04-03

一、主要锻造方法

1、自由锻造‌

适用于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低的钛锻件,依赖人工操作,材料利用率较低‌。

工艺灵活性强,但需严格控制变形量和锤击频率‌。

2、模锻工艺‌

开式模锻‌:采用带飞边槽模具,分阶段控制金属流动,终锻时需去除飞边,适用于批量生产复杂形状锻件‌。

闭式模锻‌:无飞边设计,材料利用率高,精度更优,但对模具强度和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3、挤压与轧制‌

挤压工艺通过模具孔挤出成形,适合长条形/管材锻件,材料致密度高,但设备投资大‌。

轧制通过连续变形控制形状,效率高,可精确调整板材/型材尺寸‌。

二、核心工艺流程

1、开坯锻造‌

初始温度选择β相变点以上150-250℃,采用“轻-重-稳”三阶段锤击策略,累计变形量>70%时需中间退火‌。

多向锻造循环提升组织均匀性,每火次变形量控制在50%-80%‌。

2、专用工艺优化‌

U型钛合金锻件采用“一”字形带台阶坯料设计,通过专用胎模与冲头分步弯曲成形,棒材截面为荒形的1.1-1.25倍以提高精度‌。

直角梯形锻件通过多火次锻造优化变形分布,单次变形量20%-50%‌。

三、质量控制要点

1、温度与润滑‌

全程红外热成像监控温度波动,终锻温度需高于β脆性临界值,避免裂纹‌。

采用石墨基润滑剂减少模具摩擦,棱角部位R角>15mm防止应力集中‌。

2、组织与缺陷防控‌

β脆性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塑性变形修复粗晶‌。

残留铸造组织需确保锻造比>3:1,动态调整终锻阶段的变形速率‌。

四、热处理工艺

1、淬火与回火‌

α+β型钛锻件需在600-650℃预热后淬火,回火温度400-500℃‌。

2、固溶与时效‌

α+β型固溶处理温度980℃,β型在775-900℃处理;时效温度480-600℃,持续2-16小时析出强化相‌。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产品中心 生产设备 工艺质控 联系我们

电话:0917-3560881      手机:13571767659
E-mail:315292369@qq.com      联系人:王经理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宝钛大道中段高崖钛工业园区

Copyright © 宝鸡永悦钛合金有限公司 www.bjyytiye.com 版权所有--SEO技术支持:麦思科技      陕ICP备17004418号

扫一扫  关注微信